“以前我們小區(qū)附近沒有公園,茶余飯后想鍛煉一下身體都沒有合適的去處,現(xiàn)在這個公園離我們可近了,環(huán)境美、設施全,好多鄰居都來這里玩呢!”在河南省鄭州市的“京海園”里,家住附近的肖女士高興地說。
為拓展市民活動空間、提升生活質量,近年來,鄭州市統(tǒng)籌中心城區(qū)人口分布、居住環(huán)境、公共綠地等因素,優(yōu)化城市綠地系統(tǒng),充分利用裸露地、拆違地、邊角地、廢棄地等地塊,通過采取留白增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等方式,積極推進“口袋公園”的規(guī)劃建設工作,“京海園”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家門口的休閑“小客廳”,讓市民可以盡享舒心、美好與快樂,獲得了他們的好評。
口袋公園也被稱為“袖珍公園”,它是指利用城市的閑置地、邊角地、零星空地、小型純綠地等,通過栽植樹木,鋪設園路,建設廣場,增加座椅、廊架等建設而成的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城市綠地。
“京海園”位于鄭州市的京廣路與隴海路交叉口,鬧中取靜,公園里綠草如茵、干凈整潔。在公園門口,“隴海記事”這四個古銅色的文字分外顯眼,園內的浮雕文字則講述著以前的隴海鐵路工人大罷工事件。
“京海園”里的綠化景物錯落有致;園內的各個座椅上還設有USB接口,可以給手機充電;旁邊還有無線網絡的標識,市民們可以免費連接無線網絡。據(jù)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口袋公園將園內的景觀休閑空間及公共服務空間進行有機結合,為市民提供更多方便。
“我在附近住,工作的地方離這個公園也不到500米,每天早上跑完步就來這兒拉伸?!闭谑嬲股眢w的劉先生說。和劉先生一樣,每天早上在“京海園”鍛煉的人不少,這里已經成為附近居民休閑消遣的最佳選擇。
鄭州市的口袋公園面積都較小,大多位于一些小區(qū)的周邊。在相關部門的精心設計和建造下,這些“邊角料”地帶變成了市民喜愛的街角小公園,實現(xiàn)了“開窗可見綠、出門如進園”的愿景。
除了綠化外,鄭州市還從市民休閑生活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為一些口袋公園配置兒童活動區(qū)、健身廣場、條形坐凳、夜景工程等便民服務設施,方便更多人休閑娛樂。
雖然每一座口袋公園的面積都不大,但是它們“小身材有大內涵”,不同的口袋公園有不同的“特色名片”。
鄭州市在設計、建設部分口袋公園的過程中,注重挖掘歷史、展現(xiàn)人文內涵。在“西郊記憶”公園的南邊,一處文化墻十分引人注目。文化墻用紅磚制成,砌出了“1951西郊記憶”幾個字,增強了公園的標識性?!?951年是鄭州第一個棉紡廠開建的年份,我們想用這種方式留住市民們關于紡織業(yè)的記憶。”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紅磚和棉紡故事墻這些元素可以使經過公園或者在公園休息的人強烈感受到腳下這方土地在時間長河中的變遷?!?/p>
位于民主路的口袋公園里設置有霧森系統(tǒng)。據(jù)悉,霧森系統(tǒng)可以利用智慧控制平臺,收集并分析時間、濕度等數(shù)據(jù),結合空氣質量、市民作息規(guī)律、道路及花草養(yǎng)護時間等合理設定噴霧時間,在抑制粉塵、緩解空氣干燥的同時,制造出比肩“大自然”的清新空氣。
中原區(qū)西三環(huán)的疊翠園則結合街道文化特色,沿道設有智慧運動平臺以及各種健身設施,為周邊市民鍛煉身體提供了一個好去處……這些散布于城區(qū)內富含特色的口袋公園,曾是“被遺忘的角落”,而今已實現(xiàn)了華麗“變身”,不僅能讓鄭州市的文化傳統(tǒng)得以延續(xù),還能充分展示城市風貌、展現(xiàn)城市底蘊。
目前,鄭州市打造的口袋公園是由各區(qū)街道辦事處根據(jù)區(qū)政府道路綜合改造的要求進行實施的。據(jù)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有市民覺得家門口的閑置空地上也能建設口袋公園,可前往轄區(qū)街道辦事處提供建議,轄區(qū)街道辦事處也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逐步落實相關工作。鄭州市盡力滿足多樣化需求,把口袋公園建設成市民滿意的公共空間。
位于伊和路與華山路交叉口附近的口袋公園“伊園”所在的地方原先堆積著渣土、雜物,鄭州市組織人員在收集民意、進行實地勘察后,清理了此處的垃圾,在路邊“摳出”了這個面積約有23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其全部綠化面積約有1200平方米。諸如“伊園”這類栽種各類灌木的口袋公園完全建成后,將成為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綠肺”。
口袋公園建成后,鄭州市還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通過建立和完善管護制度,鄭州市加強了對口袋公園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同時做好公共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注重宣傳教育,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相關管護工作,主動去愛護城市的留白空間,增強共建干凈整潔城市的責任感,推進口袋公園管護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
轉角就能遇見美,在鄭州市,“見縫插針”“擇地而棲”的口袋公園,已經成為市民身邊觸手可及的“小幸福”,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人居環(huán)境,增強了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章摘自《中國建設報》2022.02.21李正
(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版權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